人類提供的‘衣食無憂’,無法滿足虎鯨的生存需要。
虎鯨是群體性很強的動物,擁有思維和感情,大腦的灰質和褶皺甚至比智人更多。
把小虎鯨單獨關在水族館,等同于人類囚禁在電梯中。
每頭虎鯨一天要游上百公里,下潛幾百米,而在狹小的泳池中,他們只能飄在水面上木浮或者不斷轉圈。
圈養(yǎng)鯨發(fā)出聲音,得不到回應。久而久之,聲吶系統(tǒng)逐漸停擺……
許多圈養(yǎng)虎鯨會表現(xiàn)出絕望、痛苦、憤恨,啃鐵欄桿磨壞牙齒,甚至絕食和自殘。
除此之外,圈養(yǎng)鯨容易感染肺病,胃潰瘍,敗血癥等。
圈養(yǎng)和馴化虎鯨的現(xiàn)象,一直持續(xù)到本世紀,出現(xiàn)了一頭名為‘提里庫姆’的虎鯨。
他被人類圈養(yǎng)三十多年,前后造成三人死亡,終于引起人類世界的廣泛關注,被拍攝成紀錄片《黑鯨》。
提里庫姆用自己悲慘的一生,換來虎鯨生存環(huán)境的改善。
越來越多設有虎鯨表演的海洋館遭到抵制,越來越多政府機構禁止捕撈虎鯨。
囚禁小希爾的海洋馬戲團,顯然也是被抵制的其中之一。
原本計劃利用虎鯨賺錢,結果蒙受巨大損失的老板,把捕鯨船隨便開到海洋中央,也不管是不是虎鯨的棲息地。
“就這兒了,把他扔下去。”
“好?!?/p>
伴隨著‘吱呀’的聲音,銹跡斑斑的水倉緩緩打開。
被困在里面動彈不得的喻以筠,內心一陣絕望。
喻以筠經歷過無數(shù)天崩開局,沒有哪次比現(xiàn)在更地獄。
胖虎我啊,可能真的要嘎了……
虎鯨(二)
眾所周知,
海洋面積占地球總面積70以上。
從第一個單細胞生命誕生于原始海洋開始,海洋生命存在的歷史,可以追溯到35億年前,
是所有陸地生物的祖先。
然而,
人類對于海洋知之甚少,
了解程度甚至比不上遙遠的火星。
即使資深的陸地生物研究學者,
也很難搞清楚:一頭未成年虎鯨,如何在海里生活的。
——說的就是喻以筠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