夜晚十一點,哥倫比亞境內,馬尼鎮(zhèn)附近叢林。
警戒組已經派出,安東尼糾結了五名骨干圍成一團商討怎么進攻auc的營地。
這里距離邊境只有二十公里不到,根據情報顯示,營地內有大約九十多名武裝分子,從港口運來的那批武器彈藥臨時堆放在營地西北角,用防水帆布籠罩,估計這幾天會有人來運走。
而安東尼和自己的小伙伴們要在今晚突襲這個營地,然后將武器彈藥炸毀,之后組織撤退。
這就是畢業(yè)的考題。
看起來很簡單。
一點都不難。
實際操作卻并非如此。
現在令他們最頭大的就是附近還有另外一個營地,距離不過十公里,隸屬于哥倫比亞陸軍,里面部署了一個連。
這個陸軍連隊實際上是邊境部隊,平時負責附近一帶的邊境巡邏。
因為auc武裝和政府軍之間說不清的關系,因此他們彼此都裝瞎,裝作看不到對方。
但只要雙方某處被eln武裝或者farc武裝襲擊,他們就會相互策應,增援對方。
這種破事并非臆想,而是多年來從實戰(zhàn)中得出的結論。
對外,政府軍從不承認和auc武裝之間的關系,畢竟auc打著的旗號也是非法武裝集團,甚至有時候宣稱自己就是反政府武裝。
但它的性質是典型的右翼組織,維護的是地主階級的利益,訴求和現行政府在不少方面是吻合的。
所以哥倫比亞本地人都覺得他是那些當地土豪財主們的私兵,由這些人供養(yǎng)和由政府軍培植。
“我們只要開打,政府軍的營地肯定派人增援auc的營地,邊境部隊都有大量的巡邏車,機動能力很強,我估計半小時內就能趕到?!?/p>
戈德溫提出了自己的看法。
“我覺得應該用教官叫我們的‘圍點打援’,在這里——”
他指著auc營地和政府軍營地中間的一個橋。
這個橋長度只有十米,河面只有七八米,是座小橋。
“在這里設伏一個班,安裝好炸藥,等他們的援軍過來,然后我們就——”
說到這,做了個拉線起爆的動作。
其余幾人對視一下,來了個眼神交流,然后紛紛點頭。
安東尼豎起大拇指:“戈德溫,你可是把校長和教官教的本事都活學活用了?。 ?/p>
戈德溫被眾人一夸,很是得意,一個勁瞇笑著點頭,還回頭看了一眼站在一旁充當監(jiān)考官的宋和平和江峰。
“校長,我這個計劃還行吧?”
宋和平一直在邊上聽著他們談論戰(zhàn)術安排。
橋的確是個好地方,那里也是增援的必經之路。"