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淼聞言,頗為感興趣的接話道:“什么炕???”
那夫郎抬頭笑道:“是淼哥兒,蒔哥兒你倆啊,那炕說是從最北邊兒傳來的,我家不是有鎮(zhèn)上的親戚嘛,前段日子也盤了個,中秋我去他家走親戚,那家伙燒上,一屋子都暖洋洋的,這不到冬日燒,還有些熱人呢?!?/p>
“有這么好?”李淼懷疑道。
那夫郎笑道:“好不好的,自已試試就知道了,也就是我家沒銀錢,盤個炕要五兩銀子,有那閑錢,買身兒冬衣穿著,也夠暖和?!?/p>
說完望了眼李淼和戚蒔他倆,自知他兩家過得還不錯,便道:“不過若是有錢盤,還是盤了好,不受凍?!?/p>
等戚蒔回到家,把這事兒和顧堯一說,就聽他道:“這事兒我知道,還遇著過那伙兒手藝人,就住在稻香酒樓,聽錢掌柜說,六個人住了一間房?!?/p>
戚蒔道:“我聽著周夫郎那意思,還挺好使的,反正柴火山里多的是,也不費事兒,西屋那兒不是還沒放床,要不咱們也盤一個?”
顧堯見自家小夫郎感興趣,自是有無不可,“明兒我去鎮(zhèn)上送雞蛋,和那幾人商量下,看他們啥時候有時間過來?!?/p>
等顧堯和他們約好時間,等他們過來,已過了七八天,聽說顧堯家要盤炕,村里人愛湊熱鬧的,都跑到顧堯家來了。
這六個師傅一看就是老手,炕盤的很快,但也花了三天的時間,盤炕,建煙囪才弄好,因為西屋鋪的是木地板,還費了些時間,把炕底的木板給拆了,剩下的木板倒是沒動。
燒炕的炕爐子本沒有地兒放,顧堯又叫來李慶,在西屋西邊兒山墻搭了個小木屋,建了個土灶,炕爐子也放到了那邊。
木屋屋頂用拆下來的地板鋪平,鋪了層油氈和稻草,也不怕下雨天漏雨了,好在家里除了菜地,其他的地方都用石子兒鋪好了,倒也不用再重新鋪地
忙完和顧堯囑咐道:“這炕得晾個七八天,平日里用小火慢慢烤著,等潮氣散了才能住人。”
顧堯點了點頭,付完銀錢,把幾位師傅送出了門。
“這就是炕啊,可真夠大的,這能躺七八個人還寬寬的?!?/p>
“是啊,真寬敞敞亮?!?/p>
“蒔哥兒,等你家炕好了,燒炕的時候說聲兒,我們也看看這鎮(zhèn)上人家差不多都盤了的炕到底用起來啥樣兒?!碧飲鹱有Φ溃叭羰切?,我家也盤個,娃娃們寒冬臘月也不會被凍哭了?!?/p>
家里有孩子的人家聽了,心里微動,若真是好用,費些銀錢也是值得的。
過了七八天,沒等戚蒔放消息說可以燒炕試試了,村里有想法的人家吃過早飯自發(fā)的就來了顧堯家。
李淼和葛柳兒他們也來湊了湊熱鬧,等炕燒起來,整個西屋都暖和了起來,眾人紛紛贊嘆道:“真暖和,冬日就在這炕上做衣服,也不怕凍手了?!?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