夜深。
知州府衙的書房內(nèi),燈火通明。
陳平川、趙莽、張若素、劉四海四人圍坐在順城及周邊的地形圖前,氣氛凝重。
秦王送來的物資,解決了兵甲糧草的燃眉之急,但這只是讓順城有了打仗的底氣。
最根本的問題還沒有解決——錢!
“大人,按照您的吩咐,招募民夫修繕城墻的告示已經(jīng)貼出去了。百姓們聽說是您主持,又是為了保衛(wèi)家園,熱情很高,一天時間就招募了近五千人?!?/p>
劉四海率先開口,匯報著情況,但臉上卻帶著一絲憂慮。
“只是……這么多人,每天光是工錢和伙食,就是一筆天文數(shù)字。我們公濟庫里剩下的那點銀子,實在是……”
他沒有說下去,但在場的人都明白。
那點錢,無異于杯水車薪,恐怕連三天都撐不住。
趙莽也是一臉愁容。
“是啊大人,不光是修城墻,我今天盤點了一下,城中各處的防御工事,比如滾木礌石、箭樓、陷馬坑,都需要大量的木材和石料,這些也都要花錢去買?!?/p>
“巧婦難為無米之炊,咱們現(xiàn)在是空有兵甲,卻沒錢把這順城打造成一個真正的鐵桶??!”
老將軍一聲長嘆,道出了眾人心中最深的憂慮。
沒錢,一切都是空談。
陳平川手指輕輕敲擊著桌面,目光在地圖上緩緩移動,大腦飛速運轉(zhuǎn)。
錢,錢,錢!
英雄好漢,也得被一文錢難倒。
他前世好歹也是個文科生,對于經(jīng)濟學(xué)也略知一二。
歷朝歷代,遇到戰(zhàn)爭,最頭疼的就是軍費問題。
無非就是加稅、發(fā)國債、印錢這幾條路。
加稅肯定不行,順城百姓本就貧苦,再加稅就是逼他們造反。
印錢?
他倒是想,可他沒那個權(quán)力,也沒那個技術(shù)。
那就只剩下最后一條路了。
一個念頭,如同閃電般劃過他的腦海。
“發(fā)債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