城內(nèi)守衛(wèi)面如死灰,已經(jīng)絕望。
城內(nèi)百姓紛紛跪下,大聲求饒。
趕來的人馬中,有幾人登上城門,兩個鐺鐺鐺地敲鑼,三個掏出銅喇叭。
待鑼聲結(jié)束,求饒的百姓已停下,疑惑地看向城門口,這時拿三個銅喇叭的,開始異口同聲地宣傳——“裴家軍不屠城、不搶民、不欺負(fù)百姓;怒焰軍劫富濟(jì)貧,搶豪紳,送百姓?!?/p>
“豪紳投降,繳納減半;百姓投降,家家分糧;軍官投降;升官發(fā)財;士兵投降,雙倍軍餉?!?/p>
“裴家軍不屠城、不搶民、不欺負(fù)百姓;怒焰軍劫富濟(jì)貧,搶豪紳,送百姓?!?/p>
“豪紳投降,繳納減半;百姓投降,家家分糧;軍官投降;升官發(fā)財;士兵投降,增加軍餉?!?/p>
“……”
百姓怔住,緊接著狂喜,大喊,“投降!”“投降!”“投降!”“投降!”
城內(nèi)一些豪紳聽見,也焦急地找管家去接觸新的青天老爺,主動投降,盡量再砍砍價,萬不能敬酒不吃吃罰酒,被搶光了家產(chǎn)。
田子寧見此一幕,心有感觸——難怪裴家軍和怒焰軍勢如破竹,原來如此!這才是受百姓愛戴,得豪紳支持的隊(duì)伍!
他突然覺得……北燕……可能真要亡了!
諧音……也太不合適了
與百姓們的立刻倒戈不同,守城官兵們依舊舉著武器,時刻提防,原因不言而喻。
守城軍官眼尖地看見了剛剛有一面之緣地“兵士”,心中感慨萬千——半個時辰前,他歡欣鼓舞,還說要備下酒菜,讓那兵士講講到底如何大捷。
誰知半個時辰后卻發(fā)現(xiàn),空歡喜一場。
那兵士辛唐,看見了守城軍官的復(fù)雜眼神,嘿嘿一笑,之后湊了過去,“將軍,你酒菜備好了嗎?回頭我給你講講?!?/p>
守城軍官恨得咬牙切齒,卻又不敢輕舉妄動。
辛唐再次嘿嘿一笑,“別這么大火氣嘛,鐵打的百姓、流水的朝廷,難道咱們開天辟地就是北燕國人?北燕國才開朝多少年?那昏君什么德行,不是人盡皆知?
良禽擇木而棲,賢臣擇主而事,更何況咱們小老百姓?那昏君把安國公全家逼死了,咱們還巴巴地效忠,豈不是和昏君是一種德行?”
“……”軍官沉默。
是的,歷代安國公都以忠孝聞名,當(dāng)今皇帝卻逼死了安國公全家,確實(shí)……太昏庸了。
又是一陣銅鑼聲,百姓們默契地平息聲音,向城門樓頂看去。
確切地說,是看向正中央,拎著太子的黑衣男子。
拋開其拎著太子,單說黑衣男子,眾人都能看出此人為首領(lǐng),因?yàn)樗砩嫌泄勺由嵛移湔l的氣魄。
然而,這黑衣男子卻未向百姓發(fā)話,而是緩緩轉(zhuǎn)過頭,似笑非笑地看向太子,“尊貴的太子殿下,你難道不認(rèn)識我了?”
太子一愣,眼神驚恐地看向男子,同時瘋狂搜尋記憶,“本宮……不記得你……”
突然,聲音一頓,猛地睜大雙眼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