姜馨玉在底下看的津津有味。
今天大隊里十歲以上的社員們都有一票,五人介紹完自己并表明了如果當上會計一定會好好干的決心后,有投票權(quán)的社員們紛紛在紙條上寫下了號碼。
有些人不會寫字,大隊長便把一到五按照順序分給了五個參加競選的人身上。
等所有紙條都收上去,小林開始唱票了。
在所有社員的矚目中,四十多歲的老趙成功奪下了會計的職位。
只能說年紀大一點的人看起來就靠譜,而且這位趙大叔在村里名聲也不賴。
至于前會計李大叔,因為和袁春花的桃色新聞,徹底成了隊里茶余飯后的談資。背后說閑話歸說閑話,真正看到兩人有一腿的畢竟沒幾個,大部分人都將信將疑的。
待老趙再次表達完一定好好為大隊服務的決心后,讓年輕人激動的工農(nóng)兵大學生的推舉來了。
大隊里符合規(guī)矩參加推舉的人員并不少,知青點就不少人符合,并且都抱有強烈的希冀。
想要被推薦,至少得符合兩個條件,一是初中畢業(yè)及以上的文化程度,二是得有兩年以上的工作實踐的經(jīng)驗,至于其它的,就是政治要求了。
“規(guī)矩大家應該都知道,一個大隊就兩個名額,咱們自己推薦上去還不算,名額報到公社后還得參加考試、面試和身體檢查,初中學歷以下和平日里表現(xiàn)不好的就別來湊熱鬧了…”
大隊長在上頭說完后,一眾參加推薦的青年們就到了社員們面前。
天早就黑了,礦燈的光照亮了曬谷場的一角。
姜馨玉數(shù)了數(shù),好家伙,一共十八個人參加競爭,可比想當會計的人多了好幾倍,其中知青占了一多半。
“大家都實事求是啊,根據(jù)他們平日里的表現(xiàn)來推薦,能上大學不容易,咱們就得做到公平公正了,咱們就得讓平日里表現(xiàn)的好的、人品也好的年輕人得到這樣的好機會…”
社員們又開始投票,姜馨玉把票投給了本村的人。不是她排外,而是日后知青有回城的機會,而本村的社員們機會本來就比城里人少。
勞動人民不管在哪個年代都是最苦的,農(nóng)村的孩子走出去不容易,這種機會必須得留給村里人。
和姜馨玉抱著同樣想法的社員不在少數(shù),一眾知青們的勝算都不大。
唱票結(jié)束后,票數(shù)最多的兩個一個是本村的,另一個竟然是蘇青青。
蘇青青面上露出得意,只要她的名字能上報到公社,她就有法子拿下一個名額。
社員們準備散時,姜寶琴突然出聲,她的言語很直接,“蘇青青憑什么?她在大隊里風評咋樣大家都有目共睹,她憑啥能占我們大隊的名額?”
姜馨玉都對這妮子刮目相看了,當初她還來找過她說些有的沒的,今天竟然敢在這么多人面前直接提出質(zhì)疑。
蘇青青不是個傻的,此時忙用自己的知青身份作為回擊,“姜同志,你什么意思?我們下鄉(xiāng)插隊的知青戶口都落這里了,現(xiàn)在就是五里橋大隊的社員,什么叫我們占大隊的名額?按照你的說法,我們知青根本不能參加推薦,你這是在質(zhì)疑領(lǐng)導人的決定嗎?”
蘇青青很容易就挑起了知青們的憤怒。
他們想到這又窮又落后的地方嗎?平日里干活不行也沒法子,他們以前誰干過這苦哈哈的農(nóng)活?
他們是分了大隊的口糧,但如果可以,他們也并不想在農(nóng)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