她們有一噸多的陳貨得趕緊處理掉,不然就得砸在手里了。
有懂行的大爺說道:“哈密瓜可是過去進(jìn)貢給皇帝的東西,瓜干這么甜,不愧是進(jìn)貢的東西?!?/p>
市場里人流量可比斜幅街口的人流量大了十倍不止,大中午的還人來人往的,華人的面孔中夾雜著外國友人的臉。
“好甜!這個怎么賣的?”
一個藍(lán)眼睛的外國小哥捏著葡萄干用法語詢問價錢。
姜馨玉說道:“我們店鋪還沒有正式營業(yè),當(dāng)然,如果你需要的話,我們可以提前售賣?!?/p>
法國小哥沒想到她竟然能他以法語交流,而且說的還一點都不磕巴。
他臉上多了笑容,“我還有幾天就要回國,你把你們店里每種產(chǎn)品都給我來十斤。”
有生意上門,哪有往外推的道理。
店鋪已經(jīng)在市場管理處報備登記過,營業(yè)執(zhí)照也已經(jīng)到手,本來開業(yè)的日子就定在這周六,也就是后天,后天之前,需要把店里收拾利索。
店里的裝修她并不怎么滿意,可現(xiàn)在裝修材料沒有以后種類豐富,貨架后打著玻璃,墻面上貼著裱起來的大的廣告布,看起來是像那么回事,但還是差了些什么。
去疆省急了些,手里的錢也不怎么夠用,說是不動用陳進(jìn)華給的存折,貨物加裝修還是挪用了一千四百多。
法國小哥把果盤里的所有品種都嘗了一遍,尤其喜歡葡萄干和哈密瓜干,于是便各減了五斤杏仁和無花果干。
姜馨玉拿著干果報著價錢:“葡萄干兩塊八一公斤,哈密瓜干一塊八,杏仁和無花果干都是一塊二,杏干八毛?!?/p>
這個價錢放在這個時候肯定算貴的,可價錢不定這么高,她們又怎么賺錢?
這一趟光是運費就一千多,運費的成本占了大頭,還有房租和人工,做生意不是做慈善,價錢就得這么定。
此時一法郎可以兌換一塊五的人民幣,這個時候可以出國旅游的外國人手上自然寬裕,且他們覺得華國的一塊錢真的能買到好多東西,購買力相當(dāng)驚人。
這個法國小哥不傻,知道這個價錢不便宜,驚訝說道:“真是不便宜?!?/p>
姜馨玉面色不變,笑著說道:“我們的貨物來自于近三千里外的疆省,光是運輸就不是一筆不小的費用。那邊晝夜溫差大,所以水果才會這么甜…”
法國小哥對她口中的疆省也產(chǎn)生了興趣,兩人相談甚歡。
稱著斤兩裝袋的宋亞輝看著姜老師在談笑后收到了八十九元的貨款。
不是八塊九,而是八十九。
從前他天天不停的干活,每個月在泥瓦廠最多領(lǐng)到二十五,而這一單就賣出去了八十九!
首都賺錢這么容易嗎?
宋亞輝恍恍惚惚的。
“美麗的東方小姐,我再多給一元錢當(dāng)酬勞,希望你能給我送到首都飯店去?!?/p>
法國小哥留下了姓名和房號,宋亞輝把袋子用繩系好。
姜馨玉看著這包裝實在是上不得臺面,想著得去定作一些包裝袋和禮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