另外崔漢衡和杜環(huán)還向法蘭克王國、保加利亞汗國的商人購買書籍三百八十卷。
其間還有記載不列顛諸島上,盎格魯撒克遜人的歷史。
他們信奉戰(zhàn)神,對羅馬的宗教非常抵觸。
這些記錄雖然有些語焉不詳,也有胡編亂造的成分,但可以作為輔助研究。
特別是涉及到科學、農業(yè)、數(shù)學等技術的書籍,對大唐來說,是毫無疑問的瑰寶。
崔漢衡是用神臂弩的技術換來的,才使這些書籍成功從羅馬帶出去。
君士坦丁五世對強大的神臂弩垂涎三尺,認為他只要有這些,可以讓保加利亞蠻子付出代價,洗刷羅馬的恥辱。
這也是李瑄曾授意過的。
神臂弩并非神器,只在宋代叱咤一時。
火炮的出現(xiàn),對神臂弩是降維打擊。
現(xiàn)在大唐在全力發(fā)展火炮、火槍。
作為兩種截然不同的概念,羅馬帝國擁有神臂弩,并不能對大唐造成威脅。
大唐即便當今強盛,萬國來朝。
但尺有所短,寸有所長。
國外的技術,有許多是可以借鑒的。
李瑄非萬能,可讓大唐少走許多彎路。
這些書籍,會被抄錄一遍,然后放入智慧宮中,供學者去研究。
一日盡歡,宴會散去。
李瑄讓崔漢衡等在長安休息一日后,在甘露殿召崔漢衡。
“拜見至尊!”
崔漢衡換上新官袍,向李瑄拜道。
“崔學士請坐。”
李瑄使崔漢衡看坐,并令宮女準備茶水。
“謝至尊!”
崔漢衡再謝。
“此行羅馬,感覺如何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