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瑄覺得明日下早朝,李隆基一定會邀請他前往大同殿觀看。
“我這也算不上什么,只是小道罷了。詩歌才是盛世的旋律,老朽在嘉陵江旁,就聽到七郎的名聲,不單單是詩名,還有英雄之名。七郎才是一個奇特的人?!?/p>
吳道子對李瑄好奇已久,也很敬畏。
因為他覺得李瑄包含的特殊性,比他畫中的神鬼佛陀還復(fù)雜。
他曾經(jīng)在夢中溝通陰陽兩界,當醒來后再次作畫,出現(xiàn)一個似神非神,似鬼非鬼的人。
當吳道子讀一遍《金剛經(jīng)》,為此畫增添佛性的時候,卻發(fā)現(xiàn)怎么都無法落筆。
他得知李瑄的事跡后,第一時間想到那副“鬼神”畫。所以對李瑄的印象極為深刻。
吳道子與李瑄見面的時候,明明李瑄是儒雅隨和的人,他總會想得很多。
“我是蕓蕓眾生中的一員,哪有什么奇特的,倒是道子,能落筆鬼神,這才是奇特,當世一人矣!”
李瑄笑了笑,不知道吳道子口中的奇特是夸贊還是什么。
他認為吳道子是一個奇人,人物、山水、鳥獸、花草、閣樓,吳道子樣樣精通。
當然,這些不足道奇。畢竟繪畫一道,總要挑選一個學習。吳道子全精這些,是為全才。
但吳道子的鬼神、佛道,堪稱登峰造極。
古人畏懼鬼神,吳道子卻將神仙、惡鬼、佛陀,畫得傳神,走出前無古人的道路。
這也是他身為宮廷畫師被譽為“畫圣”的原因。
“宮廷”這兩個字,很多時候往往是對藝術(shù)的束縛。
“我畫惡鬼,往往是勸人向善;畫神明是為祝福世人。我囚于籠中,只能停于畫里。哪像七郎,付諸于行動?!?/p>
不同于貴族,出身貧寒的吳道子,對李瑄打擊豪強的行徑充滿好感。
“聽聞道子隨圣人去洛陽時,在景云寺畫地獄變相。了無刀林、沸鑊、牛頭、阿房之像,而變狀陰慘,使觀者毛骨悚然,不寒而栗。都人觀之,兩市屠沽,魚肉不賣。道子畫功如此,境界遠非我能相比?!?/p>
李瑄向吳道子說道。
《地獄變相》,闡述為惡之人,墮入地獄,受盡酷刑。
那些心中想要邪惡的人,想到死后地獄的凄慘,有可能放棄行兇。
這種看似難以理解之事,但對于那些深信鬼神之說的人,如懸掛在頭上的利刃,終生為戒。
“都是夸張之論,我到了外面,發(fā)現(xiàn)古今的畫師定優(yōu)于我。就如摩詰的水墨山水,意境之高,我不及也。”
吳道子苦笑搖頭,獨自喝了一杯酒。
王維對此只是搖頭一笑,他知道吳道子指的不是這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