更多的百姓夾道歡迎天子。
李瑄在金陵東門,向金陵百姓進行一場酣暢淋漓的演講。
一直以來,北方文人輕視南方文人。
因為大唐的士族,不論是關隴士族、山東士族、代北士族等,都是北方的士族。
到盛唐時期,江左士族徹底沒落,南方文人集團,成為豪強大族,已在政治上失勢。
從歷任宰相的姓氏中就能看出一些端倪。
李瑄嚴禁這種南北對立現(xiàn)象。
南方人大多是從北方遷徙,李瑄希望從今以后,四海一家,過太平日子。
他與天下百姓一起,創(chuàng)造盛世。
在金陵匯聚的文人非常多,他們對李瑄的話產(chǎn)生共鳴。
皇帝拋頭露面,面向萬千百姓一番語重心長的講話,這是亙古未有的。
人群中,一名老者靜靜地看著李瑄對百姓的講話,神色復雜。
他就是李白!
李白從未老過,只是心未老。
盡管歲月已在他臉上刻下痕跡,但他那雙眼依舊炯炯有神,眸光中透著不羈與平淡,一切磨難都無法磨滅他骨子里的那份執(zhí)著。
看著面向百姓,繪聲繪色的李瑄,李白的心神回到二十年前。
那漫天飄絮的曲江池邊。
他任職翰林院,李瑄只是一介白身。
解把飛花蒙日月,不知天地有清霜。
那詩句驚艷到李白,更驚艷的是李瑄的人生軌跡。
明月出天山,蒼茫云海間。
長風幾萬里,吹度玉門關……
李白曾和許多詩人一樣,有從軍邊塞,獻策建功的志向。
但事與愿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