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些其實都是以“后備妃嬪”使用。
因為李隆基在開元年間,就任命“花鳥使”,滿天下為他尋找美女佳麗。
這些花鳥使不看門的時候,羽林郎稟告。
“讓他進來!”
李瑄回應。
廣平王,就是李亨的嫡長子李俶。
在這個時空,李俶沒有改名為李豫。
“拜見至尊!”
李俶壓制著神情,向李瑄拜見道。
李瑄搶了他的皇位。
李俶也是這么認為的,若李瑄沒有謀逆之心,繼承天子之位的一定是他。
畢竟他是李隆基的嫡長孫,是李隆基最看好的一個孫子。
“免禮!廣平王因何事而來?”
李瑄向李俶問道。
“先帝鐘愛楊氏,臨終卻未見一面。臣請楊氏為先帝殉葬,于九泉之下,繼續(xù)服侍先帝?!?/p>
李俶沒有廢話,語出驚人地向李瑄請求道。
自開元末以來,李隆基的皇子皇孫們,就積累了非常大的怨氣和戾氣。
李隆基防自己的兒孫,如防賊一樣,專門在長安城東北建立十六王宅坊、百孫院坊。
嚴格監(jiān)視兒孫們的一舉一動。
太子不居住在東宮,十六王宅中的某個宅院為“臨時東宮”。
最可笑的是,李隆基防了一輩子兒孫,到開頭被李瑄這個家賊偷了家。
搶兒媳,李林甫當權。
皇子皇孫即便在十六王宅,百孫院,也受盡窩囊氣,被壓制得抬不起頭。
李俶的父親李亨,被李林甫陷害,一度喪命。
王忠嗣與李亨親如兄弟,可王忠嗣也被陷害,暴斃而死。
等到楊氏禍亂朝綱,皇子皇孫更是難有生存的空間。
楊氏家奴鞭打公主。
宴會的時候,皇子皇孫在楊氏之后。
即便是皇孫結婚,也要巴結虢國夫人,巨資請她來做擔保,否則婚禮一準辦不成。
接下來,就是馬嵬驛政變,皇子皇孫,徹底淪為階下囚。
家里的資產(chǎn),也因為李瑄改革,失去大部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