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我們會明辨是非,絕不結(jié)黨營私,盡可能為七郎盡一些綿薄之力,還我家榮耀?!?/p>
李霅和李季卿先后向李適之回答道。
能像汝陽王一樣自由自在,已是他向往的事情。
他們也憎恨“五楊”的窮奢極欲,發(fā)誓要做好自己。
英雄造時勢,如今七郎有這樣的成就,來之不易。其間還有一些非議。
在大局已定前,他們也不敢松懈。
在李霅和李季卿話落后,其他兒子、女婿也紛紛表態(tài)。
除此之外,李瑄的岳父裴泛、姜度也有自己的想法。
特別是裴泛,如果李瑄再進(jìn)一步,照道理以后他的女兒將母儀天下。
他將會成為國丈,風(fēng)光無限。
唯有年僅八歲的李奕默默地站在李適之身邊。
現(xiàn)在他對這一切沒有概念,不明白自己父親的偉大。
他只知道記事以來,很少看到父親。
上一次父親離開前,還帶走他的母親,兩年來,杳無音訊。
他一直和祖父一起生活,李適之教他識文斷字。
他會背詩。
南朝四百八十寺,多少樓臺煙雨中。
據(jù)說這使他父親在江南時寫的。
他的父親寫過很多詩詞,有的還未背完。
長安城中,也充滿父親的故事。
半年前,他正在憧憬過年的時候,被祖父黑夜中抱起來。
一連多日倉皇,他又累又困。
在長途跋涉的路上,他聽到祖父和伯父們的談話,知道這個世界的另一面。
在白蘭羌,那千溝萬壑,長河之畔,牛馬成群,讓他看到西塞的壯麗風(fēng)光。
他的祖父最近向他說得最多的,不再是經(jīng)典詩文,而是責(zé)任。
他不明白什么是責(zé)任,他期盼著久未見面的父親,會給予他答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