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瑄轉(zhuǎn)而問李隆基。
“當局者迷,旁觀者清?!崩盥』聊?,用這八個大字來搪塞。
“有一定道理,但圣人不是這樣!”
李瑄點了點頭,又搖了搖頭。
李隆基不再說話。
失去了才醒悟,追悔莫及。
和現(xiàn)在的清醒相比,他都不知道天寶四載以后的自己在干什么。
李瑄接下來沒有宴請其他大臣,只是陪李隆基坐著,有一句沒一句的說。
李隆基有時候接話,有時候閉口不答。
午時過后,封王宴結(jié)束。
李瑄與李隆基一起離開甘露殿。
由劉單通過夾城,護送李隆基回興慶宮。
宴會結(jié)束,百官暫時回家中待命,但李瑄并未偃旗息鼓。
他、杜琎等數(shù)十名官吏回長安。
不論他們怎么看待李瑄,他都會調(diào)遣。
這些離職的地方空缺,李瑄準備通過面試,用一些年輕的進士、明經(jīng)擔任縣令、縣丞、縣尉。
郡守、長史,提拔僚屬擔任。
李瑄又派快馬到西域,讓顏真卿派兵護送裴靈溪、姜月瑤、長離、霜兒和他的兒女回長安。
現(xiàn)在白蘭羌的李適之、李霅、李奕等,由莫門軍使高鍇護送歸來。
另,李瑄將自己封為秦王,拜天策上將,兼尚書令的消息送至天下郡縣。
無論是節(jié)度使,還是郡守、縣令,都必須聽從李瑄的命令,如有違背,視為叛逆。
特別是李光弼、郭子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