可能是中風纏身,讓哥舒翰有對死亡的恐懼。
這次大敗后,哪怕潼關距離他只有十幾里,他也不敢回去。
“那大帥有什么想法?”
田良丘是哥舒翰一手提拔的判官,如果哥舒翰被殺,他也好不到哪去。
這次大敗,最大的責任是朝廷的催促。
一個不慎,主帥就要被殺,這誰頂得???
而且彍騎、飛騎太自大,關鍵時刻不聽戰(zhàn)鼓的指揮。
在李瑄的軍中,“擊鼓不進,鳴金不止”者,直接斬殺衙將、押官、隊頭。
金鼓,就是主帥的耳目。
方圓百里的戰(zhàn)場,靠喊和眼睛肯定是不行的。
“占領河東郡城,守衛(wèi)河東!”
哥舒翰做出一個與歷史上不同的決定。
主要是哥舒翰在這個時空,并沒有攜帶河隴的將士和胡人部落。
那些二五仔現大多數都在李瑄的麾下,被李瑄訓得服服帖帖。
“我等追隨大帥!”
田良丘、李承光等愿意聽從。
他明白哥舒翰想占領河東郡城的原因。
一些彍騎、飛騎殘兵敗將不聽從哥舒翰的收編。
兩天期間,哥舒翰只能收一些新兵和原本朔方、河東的殘兵。
共計一萬左右,向河東城而去。
在這兩天時間,崔乾佑趁機猛攻喪失膽氣的潼關。
這座天下雄關,透露著暮氣森森。
守城士卒有抵抗,但擋不住叛軍的殺氣。
沒有主帥指揮,人手不夠,破綻太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