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又讓探馬去玉門關和陽關探查消息。
不久后,探馬傳出消息,有無數(shù)騎兵已通過玉門關,可以用在山滿山,在谷滿谷形容。
從軍旗上,能區(qū)分來騎正是安西、北庭的戍邊精騎。
荔非守瑜在不確定情況下,率領玉門軍駐守敦煌城。
兩日后,李瑄率領天策衛(wèi),先一步至敦煌城下。
黑云壓城城欲摧,這座與李瑄有巨大淵源的邊塞大城,如今陷入李瑄的兵鋒之下。
“是天水王的大纛!”
城墻上的荔非守瑜看到李瑄的大纛后,面色動容。
他有過猜測,但不敢相信。
現(xiàn)確定是李瑄率領鐵騎入玉門關,使荔非守瑜心中糾結(jié)。
荔非守瑜雖是羌族,但他是忠于大唐的。他們河西羌族荔非家的兒郎,世世代代為大唐效力!
哪怕之前安祿山被封為西平郡王,得玉麟勛章,他認為安祿山不配給天水王提鞋。
在荔非守瑜的目光中,身披黑色鎧甲的李瑄獨自一騎來到敦煌城前。
后方天策衛(wèi)想要跟隨,卻被李瑄伸手制止。
但天策衛(wèi)人人握弓,眼神銳利地盯著敦煌城,氣勢凝聚到極點,仿佛隨時會沖過去一樣。
就這樣,李瑄在西城樓前數(shù)十步外停下。
城樓上的士卒無人敢彎弓引弩,哪怕知道天水王來者不善。
“守瑜,別來無恙!”
李瑄面帶微笑,向城樓上喊一聲。
“拜見天水王!”
荔非守瑜在城上向李瑄拱手一禮。
“拜見天水王……”
雖已有八年,但超過一半的士卒曾經(jīng)跟隨在李瑄麾下,對李瑄敬仰崇拜。
每每聽到李瑄在西域傳來的不世功績,他們就心癢難耐,恨不得身在其中。
于是他們皆齊聲喊道,驚斷大雁。
“我奉圣人密詔,引兵鏟除楊國忠,平叛安祿山,守瑜是想開城門與我在敦煌城把酒言歡,還是想在這里與我一論弓箭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