但李瑄作戰(zhàn),最喜歡用偵察兵。
往往駐軍地的方圓百里,必然一人四馬的探馬。
唐軍的探馬,早就繞過河流,到達大食軍營的附近。
他們看到大食數(shù)萬步兵調動后,立刻奔襲回唐軍大營,將消息匯報給李瑄。
“大食軍夜間出動數(shù)萬軍隊,是要干什么?”
李瑄連夜召幕僚和將領們到中軍大營議事。
“應該不想是偷襲我們,如果大食軍不過河,數(shù)萬步兵迂回到我們這里,最起碼是明天下午,沒有任何意義。反而還會暴露他們的短板!”
程千里開口說出自己的意見。
一些將領認為程千里說得不錯,要不是眼前數(shù)丈寬的河流攔住他們,他們的鐵騎,早就踏入大食的營壘。
“李帥,或許是大食那邊發(fā)生變故,比如叛亂,大食剛經歷改朝換代,卻傾國而戰(zhàn),百姓充滿怨言。屬下認為是大食發(fā)生叛亂,使大食不得不分離兵馬,回去援助。也有可能是他們其他地方的總督,想要趁機奪權!”
封常清給出不同的看法。
華夏通常會在改朝換代幾年后,恢復實力,然后再進行國戰(zhàn)。
連大唐開國之初,都發(fā)生渭水之恥。
而大食立國僅僅一年多,百姓還未安定,就與大唐開戰(zhàn)。
李帥神勇無雙,已經傷到大食的元氣。
“封判官言之有理,如此是我們的機會!”
車神塞認同封常清的看法。
其他將領、僚屬覺得這種可能性很大。
“還有一種可能,羅馬帝國看到機會,率領大軍南下進攻大食的敘利亞地區(qū)。羅馬帝國的君士坦丁五世,是一名立志邁步大帝的君主,羅馬與大食是死仇,他們歷史上的領土高度重合,他們必然想奪回耶路撒冷!”
李瑄沉吟過后,又給出一種可能性。
君老五脾氣暴躁,容易沖動,有的時候會做出一些昏招,但他絕對算是一名有為的君主。
羅馬帝國首都君士坦丁堡的位置,注定他們需要更大的縱深。
幾年前大食內亂的時候君老五出手獲利。這一次,他一定不會放過機會。
將領和僚屬們知道李帥通曉中外,他們對羅馬帝國一竅不通,大食帝國和薩珊波斯的許多信息,還是通過李帥了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