使諸將能力和職位不太匹配。
與此同時,李瑄令吐火羅諸國的將領,率領自己的部下回河中。
李瑄封他們?yōu)楦髯缘膰酰屗麄兺频乖镜膰?,成為新的領導者。
吐火羅諸國的反復無常,令李瑄很不爽。
他們有許多信仰大食教。
作為呼羅珊的前線,李瑄要的吐火羅諸國,是能在大食人入侵的時候,全力抵抗。
而非現在這種首鼠兩端,非但不抵抗,一面臣服大唐,一面迎接大食軍隊,并給予其糧草,幫助其渡過烏滸水。
李瑄不干涉吐火羅諸國的政務,只是要清除這一批統(tǒng)治者,換取更新銳的力量。
那些在李瑄的威勢下成為國王的人,更容易服從李瑄。
至于昭武故地,李瑄沒有插手。這些粟特諸國的國王,李瑄沒有理由去罷免。
鑒于他們戰(zhàn)爭的出力,李瑄將粟特諸王、布哈拉、拔汗那等國王召集起來設宴安撫,告知他們不必為吐火羅接下來發(fā)生的事情驚慌。
忠于大唐者,大唐從不虧待。
李瑄又令靠近雷翥海(今咸海)的花剌子模,向他獻禮稱臣。
花剌子模在這個時代又叫火尋,數十年前被白衣大食征服。
由于要穿越千里沙漠,到達鳥不拉屎地方,李瑄沒有一點出兵花剌子模的欲望。
現在的花剌子模連曹國都比不上。
如果花剌子模真不識抬舉,李瑄不介意派遣一支精銳飲馬雷翥海。
吐火羅諸國的將領,在離開前紛紛向李瑄表達忠心。
本來只是一個將領,在李瑄的支持下,他們也覺得自己有當國王的命。
天將軍的話如同圣旨。
他們的麾下跟著天將軍,也粘上一些兇悍之氣,想政變十分容易。
這些將領中,不乏國王的兄弟,王室成員。
但國王之位,誰不想當?
李瑄向他們承諾,只要服從大唐,就不會干預他們國家,動搖他們的地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