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庭的瀚海軍和天山軍殿后。
唐軍移動的方向,是怛羅斯城南面。
“唐軍這是要圍殲我援軍?!?/p>
賽義德·本·侯梅德立刻明白唐軍的動向。
為防止唐軍虛晃一槍,賽義德·本·侯梅德趁著圍堵解除,派遣探馬去探查消息。
很快,怛羅斯的探馬,就與大食援軍的探馬在郊野相遇。
援軍距離怛羅斯城不足五十里,這更驗證賽義德·本·侯梅德的猜測。
此時的賽義德·本·侯梅德,只有一條路可走。
派兵出城,夾住唐軍的尾巴!
哪怕知道唐軍騎兵兇險,也得如此!
否則唐軍以壓倒性優(yōu)勢,打敗援軍,那賽義德·本·侯梅德萬死難辭其咎。
問題是到底要派出多少兵馬?
“將軍,我們需要留一萬士卒,守衛(wèi)怛羅斯城?!?/p>
怛羅斯城的副將向賽義德·本·侯梅德建議道,做好最壞的打算。
“我們與石國軍士聯(lián)合,也僅有四萬四千余人。留下一萬,我們實力大減,也可能是失敗的因素。我決定全軍出動,只留一千石國士兵守城?!?/p>
賽義德·本·侯梅德不這么想。
唐軍在滅掉齊雅德·伊本·薩里的遠征軍以后,突然襲擊,打大食一個措手不及。
大食龐大的力量無法發(fā)揮出來,才有如今的被動。
唐軍主動攻擊渡過藥殺水的援軍,賽義德·本·侯梅德必須全力以赴接著。
哪怕知道現(xiàn)在不是最佳時機。
賽義德·本·侯梅德也沒打算一戰(zhàn)定之。
可以先試探一下,不死拼到底,形成僵持戰(zhàn)。
賽義德·本·侯梅德已經(jīng)得到消息,大埃米爾所率的近衛(wèi)騎兵,最多兩個月就能到達薩末鞬城。
在賽義德·本·侯梅德的命令下,大食和石國的兵馬出營壘。
僅有的三千騎兵出城。
他派遣探馬與援軍聯(lián)系,大軍浩浩蕩蕩地向唐軍的前軍主力夾擊而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