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們或大或小,多已成家立業(yè)。
他甚至已經(jīng)有重孫。
有的時候,李隆基是清醒的,知道人生不過百年,秦皇漢武追逐癡迷長生,不免一場空,他要為楊玉環(huán)的將來考慮一下。
“圣人洪福齊天,必然千秋萬歲?!?/p>
李瑄面對李隆基的問題,不好回答。
因為這句話中的牽扯很大,他如果說壽王最孝順,難道李隆基還會廢李亨,立壽王為太子嗎?
“七郎不要再跟我說這種話了。你聽到的消息,肯定比我聽到的多得多。”
李隆基強要李瑄回答。
“恕臣直言,諸王恭孝,皆不如太子。太子能孝順,滿朝文武看在眼里。”
李瑄只好如此回答。
李隆基的話也可能是在試探他。但李瑄早有自己的計劃,太子李亨也是他的唯一答案。
“我也如此認為。張?zhí)珟熢f過,太子英姿穎發(fā),儀表非常,雅類圣祖,此社稷之福也?!?/p>
李隆基含笑點頭。
他最近聽說李瑄和李亨有矛盾,現(xiàn)在看來,這是風言風語。
李隆基心底里認為李亨是孝子,所以忽視了曾經(jīng)李瑄救他,讓李亨與皇位失之交臂,從而引發(fā)一系列悲憤。
最起碼在表面上,李亨的孝順,是朝野中出了名的。
自成為太子后,李亨行事謹慎,處處小心,就連生活中的一些細枝末節(jié)也從不敢大意。
天寶二年的時候,宮中專門負責膳食的尚食局做了一桌熟食,其中有一個烤羊腿,當時李亨正好被召見,他就讓太子李亨割來吃。
李亨奉命割罷羊腿,手上全是油漬,他就順勢用旁邊的餅子把手揩凈,這一動作,李隆基看到很不高興,他認為李亨還未即位,就如此浪費,如何治理天下?
但忍著沒有發(fā)作。
李亨裝作沒有看見李隆基的怒色,待慢慢將手揩拭之后,又不緊不慢地把擦過油漬的餅子拿起來,大口地吃起來。這一下大大出乎李隆基意料,不禁喜上眉梢,對李亨道:“福當如是愛惜?!?/p>
李隆基如此態(tài)度,也是李林甫整不死李亨的原因。
“有圣人這樣的開拓之主,哪怕是守成之君,可以繼享萬世。圣人可以無憂無慮,頤養(yǎng)天年。”
李瑄舉杯一飲而盡,向李隆基祝福。
“有理!今日我還想問七郎一事。祿山久在東北,鎮(zhèn)邊有功,又是我和玉環(huán)的干兒子。我覺得他當封為郡王,授玉麟勛章,七郎以為如何?”
李隆基向李瑄問出這個問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