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男子漢大丈夫,連一吐為快的勇氣都沒有嗎?我是隴右節(jié)度副使,兼隴右都知兵馬使,可以斷積石軍事。你們盡管說出來吧,讓我評評你們是不得已如此,還是真正的懦夫?!?/p>
李瑄用激將法的語氣,向幾名衙將說道。
“將軍,我們當然想要富貴,軍士以性命拼搏,卻得不到應有的回報。一次兩次就算了,可一而再,再而三,我們難免寒心。不過士兵們的戰(zhàn)心還是有的,如果您讓出兵,我們一定會聽從您的命令?!?/p>
一名衙將不再顧忌,拱手向李瑄說道。
“具體如何,舉個例子?”
李瑄見這和薛錯所得知的沒什么區(qū)別,想知道具體的事例,以做評定。
“三年前,吐蕃一名千夫長率領(lǐng)騎兵深入境內(nèi),至直達化一帶。主將承諾驅(qū)逐那些騎兵,人皆賞千錢。將士們拼命將吐蕃騎兵趕出國境,最終卻未能得到一分賞錢?!?/p>
“前年吐蕃寇侵,我積石軍千里奔襲至青海支援,主將許下承諾立下戰(zhàn)功獎賞絹錢,卻依然未履行。”
“去年隨大軍攻吐蕃洪濟城的時候,我積石軍負責進攻西城,主將許下先登者賞千匹絹。我積石軍士卒冒矢石而上,最先登上城墻。而先登的士兵,依然未得到獎賞?!?/p>
幾名衙將先后將這樣言而無信的事情說出來。
一直這樣干,士兵們不再相信主將的話。
更不可能冒著生命危險,主動去謀求邊功。
“據(jù)我所知,節(jié)度使府衙也會在大勝后,給予軍中獎勵?!?/p>
李瑄凝重地說道。
事實上每個軍城內(nèi)倉庫的絹、錢,并不會很多。
大戰(zhàn)后主要的獎勵,來自節(jié)度使直屬的倉庫。
李瑄在豐安軍的時候,主要獎勵就是王忠嗣從回樂城府庫中取出。
“我等不知?!?/p>
反正將士們就是沒收到獎賞。
“這不是小事??!”
李瑄仰天嘆一口氣。
軍功獎懲,已經(jīng)寫在大唐的律法之中。
每一次士兵出征,陷陣先登,必許下重賞。
哪怕是賞百金,賞千金。為將者說出來就一定要兌現(xiàn)。
如果知道無法兌現(xiàn),就不要輕易許諾。
況且,在李瑄看來這些許諾并不是難以兌現(xiàn)。
從軍的男兒,大多是為博取富貴功名。
縱死猶聞俠骨香,只是詩歌賦予的藝術(shù)。
誰的性命都只有一次,英勇的人,更容易沙場捐軀。
而那些英勇,卻因幸運、武力活下的人,理應得到賞賜。
軍規(guī)被踐踏,士兵一次次失望。這埋下禍患的根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