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武大臣甚至還無法去反駁。
因為除了安思順、王難得、哥舒翰、高秀巖,沒有更合適的位置。
他們跟著李瑄,為朝廷立下汗馬功勞,總不能將他們剝奪。
況且任節(jié)度使,本就是皇帝決定的。
宰相都無權反駁,除非皇帝開口讓宰相建議賢能。
“啪啪啪……”
在李隆基任命完成后,朝堂一時沉默,李瑄率先以笏擊掌。
李瑄的兄長,依附李瑄的大臣如楊慎矜、楊璹等人也紛紛擊掌。
作為兵部尚書的皇甫惟明同意,因為圣人提拔的高秀巖、安思順、王難得也都是他曾經(jīng)的屬下。
裴寬緊接著同意。
隨著李林甫的擊掌,全場一片掌聲。
如果反對,要說出個所以然來,沒有理由而胡攪蠻纏,會惹怒李隆基。
當板笏聲音全部落下,文武百官,無一不屏著呼吸。
冰冷的宮殿,似乎變得不再寒冷。他們的心或郁悶、或火熱,或迷?!?/p>
圣人免去李瑄的邊帥職務,又免去李瑄御史大夫,明顯是要給李瑄加職務。
御史大夫是從三品。
現(xiàn)在左右相都在,圣人明顯沒有產(chǎn)生罷相的心思,否則在李瑄免職之前,就會罷相。
六部尚書只吏部尚書缺席。
倒是中書侍郎,尚書左仆射還可以任命。
因為李瑄一定是要加銜的。
“天水王李瑄。從天寶二載從軍,救邊民性命,先后經(jīng)歷豐安城之戰(zhàn),賀蘭山之戰(zhàn),擒突厥可汗、拔悉密可汗,擒海賊吳令光,積石軍之戰(zhàn),漓水之戰(zhàn),苦拔海之戰(zhàn),青海千里奔襲大戰(zhàn),白亭海之戰(zhàn),九曲大戰(zhàn),大非川大戰(zhàn),擒吐蕃贊普等,大小戰(zhàn)斗過百,皆以低微的損失,不耗國力勝戰(zhàn),古代名將,無可比擬……”
“天水王又在長安連破大案,獻理財之策,懲治地方不法豪強,巡視地方,宣傳仁孝,此乃宰相之才也!”
“天水王雖二十歲,卻才華橫溢,詩詞大成,將來可以領袖文壇也!”
“克己奉公,剛強果毅,如美人香草,萬古流芳……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