蒼天有眼,范陵終于得到報應(yīng)。
百姓們都稱贊左相公的賢明,秉公斷案。
范陵雖不是什么大族,但家墓卻異常豪華,還有一座樓宇,為地面建筑。
通過墓碑,李瑄確認范陵亡子的墳?zāi)埂?/p>
看著墓碑周圍高大雄偉的石刻,李瑄譏諷道:“說這是三品的墓,也有人相信吧!”
“七郎所言極是!”
李適之的僚屬聽李瑄的話后,皆點頭。
有的三品官吏墳?zāi)挂?guī)模,還不如范陵的亡子。
“范陵,你身為京兆少尹,沒有讀過《唐六典》嗎?你兒子無官無職,如果陪葬品超過規(guī)制,你就是罪無可恕?!?/p>
李隆基對官吏的陪葬品,包括陶瓷的尺寸、大小,有嚴格要求。
每一個等級的文武官吏,都有相應(yīng)的規(guī)制,只可少,不可多。
“你們這些所謂貴族,殺死奴婢的事情還少嗎?我就是權(quán)勢不如你們而已,成為你們政斗的犧牲品?!?/p>
事已至此,范陵也不再狡辯。
他知道李林甫不可能出面保他。也清楚為何李適之親自出馬。
因為劍指他背后的蕭炅,甚至李林甫。
“類似于你這樣的謬論,我聽過太多。如果你能盡忠職守,成為百姓的父母官。即便你倚仗李林甫,百姓也會尊重你。而非現(xiàn)在,周圍的百姓向你伸出手指,這不正是千夫所指嗎?”
李瑄可是穿越者,見過太多如同“騙術(shù)”的言論。
自己得不到的東西,會貶低輕視,會惡意揣測。
自己所犯下的錯誤,會尋找各種借口,避重就輕,強詞奪理。
范陵就是這樣的人。
范陵面紅耳赤,還想爭論,但李瑄不理會他,回到李適之身邊。
李適之已經(jīng)通知刑部,待他們過來,就開始掘墓。
“父親,你看鄭巖身邊的那個人。”
李瑄不動聲色,看向吉溫。
“著綠服,一個縣丞而已?!?/p>
李適之不認識吉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