約莫過了一周左右,牧民再次巡視這片區(qū)域,又在熟悉的地方撿到四張羊皮。
他皺起眉頭,總算意識到不太對勁。
按照雪豹的食量,哪怕胃口再大的成年雪豹,100斤左右的白絨山羊,足夠吃個好幾天。
如今短短七天,雪豹咬死了4只山羊。
難道說,他的牧區(qū)被豹群盯上了?
沒道理啊。
雪豹喜歡獨居,壓根不存在‘豹群’的說法。
牧民攤開撿到的羊皮,對照牙印。
“瞧瞧這犬牙,這咬的位置,還有把羊皮留在大石頭上的習慣,絕對是同一只豹嘛?!?/p>
“7天吃4只羊,飯桶成精也不敢這么吃。”
那么問題來了。
同一只雪豹,短短七天咬死4只大肥羊,憑他自己根本不可能吃完。
草原上的牧民世代放牧,通過自然界的資源養(yǎng)家糊口。
奉獻幾只羊給自然界的生靈,維持生態(tài)鏈良性發(fā)展,牧民樂見其成。
假如雪豹把自己的牧區(qū)當做狩獵場,虐殺養(yǎng)殖的山羊,事情可就嚴重了。
牧民終于重視起來,將這片牧區(qū)作為主要巡查區(qū),并且安置了攝像頭。
本來以為雪豹行蹤詭秘,能夠避開狗子們偷到羊,實力可想而知。
牧民想象中,那絕對是一頭高大威猛、兇狠殘暴、身強體壯、靈巧敏捷的巔峰期雪豹。
哪知道,加強巡視第二天,牧民就撞上了偷羊豹豹。
一只……小、小孩豹?
親眼目睹雪豹偷羊全過程,牧民直接給氣笑了。
他順手抄起一根長樹枝,逼近分工明確的‘偷盜團伙’,虛晃兩下帶起疾風,嚇得豹朋狗友齊刷刷飛機耳。
“好你個邊牧,長得狗模狗樣,合著一點兒狗事不干啊?!”
牧民氣得舉起樹枝,抽了下它的屁股。
“我讓你看羊,你倒好,給雪豹放風是吧?”
樹枝還沒碰到邊牧,它扯著嗓子發(fā)出殺狗般的慘叫。
牧民的樹枝懸在空中,突然改變方向,輕輕敲了下它的嘴筒子。
“叫個屁,我打到你了嗎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