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寒冷的嚴(yán)冬還未降臨,喂飽自己不容易,卻也不算難。
犬科動物食性很雜,能夠吸收食物纖維,不像大部分貓科只能吃肉。
這些天,狐狐們主要依靠動物尸骸、被逐漸凝結(jié)的冰川困住的魚、以及地衣和苔蘚生活。
喻以筠沒有立刻回窩,躲在暗處觀察他們的行動模式,被蠢得欲哭無淚。
聰明狐狐嘆了口氣,萌生出‘現(xiàn)在、立刻、馬上斷絕親緣關(guān)系’的沖動,拒絕承認(rèn)自己和這群廢狗屬于同一窩。
“嚶嚶?”除了撿漏就是吃草,合著狩獵一點兒不會是嗎?
“嚶嚶嚶!”不用等明年春天,我宣布你們就是活不下去的93!
新生北極狐活過第一年的概率僅有7%,這群笨蛋叫旅鼠都抓不住,哪能擠得進(jìn)去?
“吱吱?”啥意思?
“啾啾?”雖然我聽不懂,但你好像在罵我!
聽見最小弟弟的叫喚,狐狐們紛紛探出腦袋,整整齊齊看向喻以筠。
北極狐并非典型的獨居動物,即使親子或者兄弟姐妹分開,再見面不會互相攻擊。
生活在同一區(qū)域的狐,常常為了狩獵互相合作。
如果生存資源充足,北極狐完全可以接受群居生活,像其他犬科那樣組成大族群。
自家9只小廢物接受群居,并非因為生存資源充足。
很明顯,他們菜得一脈相承,只能報團取暖。
見‘流落在外’的小弟回家,廢狐們沒有排斥。
發(fā)育最快的雌狐主動離開藏身巢穴,叫喚著來到小弟身邊。
“嗚嗚……”弟弟啊,大姐說你兩句……
“嚶?嚶!”弟?我要做大哥!
“嗚!”沒禮貌!
喻以筠清楚犬科動物的階級制度,發(fā)出強勢的叫聲,示意雌狐屈服。
北極狐不太符合以狼為代表的犬科動物的集群模式,但他們幼年期同樣會通過打鬧,確認(rèn)幼崽間的階級關(guān)系。
打鬧過程中,獲勝次數(shù)多的幼崽,能夠優(yōu)先得到食物。
喻以筠明顯處于崽崽食物鏈底層,跟誰大家都輸,因此總搶不到飯。
“嗷!”我愚蠢的弟弟!
窩里最強壯的小公狐大吼一聲,跳到喻以筠面前,呲著牙擺出最兇猛的模樣,企圖用剛強的氣勢震懾恥高氣揚的弟弟。
喻以筠連正眼都沒給,直接抬爪,像上輩子教訓(xùn)飛飛那樣,哐哐哐錘他腦袋。
連錘三下,前任大哥眼神瞬間清澈了,并攏爪爪擺出臣服的姿態(tài),捂住腦袋嗷嗷嚎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