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一局如同兩方之爭,閣邏洪一直專心應戰(zhàn):斂神凝氣,每一著無經(jīng)過深思熟慮,宛如在外理部落大事一般聚神用力,他每著前呼后應,鎮(zhèn)密周到,部署得極見風范,不愧為蒙巂詔大王,驀然他放下一只棋子,開口道:
“身為蒙巂大王,其實較庶民更為辛苦,每一決定亦要三思而后行,否則本王稍有差池,或許就會令不少族人傷亡慘重?!?/p>
李謖暗道:
“這個閣邏洪果然利害!依我看來,其實力絕對可與其兄弟閣邏鳳一較高下。唯其卻不輕舉妄動,且早于南詔皇宮布下心腹棋子,更覷準我們與閣邏鳳的糾葛而加以援手,閣邏鳳有一個這樣的對手,倒真頭痛得很?!?/p>
卻原來,泰崇傣將李謖帶去船倉所見之人赫然是皮邏閣的獨子,閣邏洪!
當年蒙舍詔在皮邏閣帶領(lǐng)下國力強盛,擊敗一個個洱海周邊的小國,其中蒙巂詔亦是很早擊敗,他為了統(tǒng)治蒙巂遂分封自己能征慣戰(zhàn)的兒子閣邏洪為蒙巂詔大王,當官的都知道,太子未立,先給你封一個部落首領(lǐng),顯然是排出權(quán)力中心,閣邏洪已然失去做皮邏閣繼承人資格,不知是不是冥冥中注定,皮邏閣的幾個愛子后來均被閣邏鳳所殺,唯獨閣邏洪逃過殺身之禍!
不得不提閣邏洪也是心機深沉之輩,他做蒙巂詔大王仿如三國蜀王,渾渾噩噩,享樂生活,籍此麻痹了閣邏鳳,更逢人便說閣邏鳳乃千古明君,貌似一條忠心走狗…
可真相呢!
事實上閣邏洪隱忍不發(fā),冗長的歲月里,他并未失去奪過南詔大權(quán)的野心!
于是乎,便有了今夜拉攏李謖,甚至出賣閣邏鳳,聯(lián)合李謖等人擊敗他!
李謖正思時,閣邏洪道:
“到你了?!?/p>
李謖回過神未,鳳眸一掃,贊道:
“好棋!想不到王爺除了料事如事,亦是棋藝高手!”
閣邏洪捻須笑道:
“大唐,南詔同屬神州,貴國文化更是博大精深,不單棋藝,甚至儒、道、佛等之學,本王亦涉獵頗深,越學越發(fā)覺自己膚淺……”
李謖未待他把話說完,突然插言道:
“此之謂知已知彼,百戰(zhàn)不殆?”
閣邏洪咳了一聲,道:
“安陽公主言重了,其實本王年逾古稀,勝負于我己全不重要,眼前較重要的是鏟除閣邏鳳,望能平息南詔與大唐兵禍,兩國得以太平己于愿足矣。”
閣邏洪表達出的意思無非是鷸蚌相爭,漁人獲利,南詔、大唐元氣大傷,其它國家趁虛而入…
閣邏洪說著,又下了一著。
下棋至今,他皆掌握全盤局勢,即不求大勝也不要慘敗,李謖暗忖:
“此局若依其安排下去,極可能平手收場,如是這樣必不會有傷和氣,可見他每著皆精,只是如今他這一著勢必把自己陷于必敗之地,他外表雖平凡無奇,但卻能為大事不借一敗,這種人比霸氣縱橫的閣邏鳳更為可怕?!?/p>
有得人爭強好斗,卻不知最后撈到些什么好處!有什么實際利益,得罪了人,結(jié)下一大堆仇恨,最后窮途末路,至死都不曉得,愚蠢不已!而有的人從來沒有勝負,只有結(jié)果,笑到最后,方才獲取最多勝利果實…
就在此勝負未分之際,泰崇傣驀至,上前稟道:
“王爺,派去極武殿的探子己回來了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