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戰(zhàn)場上賣命的士兵,很清楚鎧甲的重要性,更清楚戰(zhàn)場上有多危險。
她看過他們穿的鎧甲,很舊了,上面也有很多修復的痕跡,顯然他們雖然愛惜鎧甲,但并沒有本末倒置,因為鎧甲貴重就不穿。
昨晚不穿,只有一個可能……
蕭王府缺銀子,在評估敵方的實力后,確定不會喪命,他們便把鎧甲脫下了,以免鎧甲受損。
鎧甲受損沒有別的,就是要花銀子修復,比人受傷花的銀子多。
“呃……”受傷的小兵一臉為難,不知道要如何開口。
蕭王府缺銀子,很缺……缺的下個月的糧草在哪里,他們都不知道。
蕭王府上下,包括九皇叔都在為此事頭痛。
如果他們再弄不到銀子,下個月就沒有糧食送到邊疆去了。
是的……
他們蕭王府,要為邊疆三十萬大軍籌糧。
因為,朝廷不給他們糧草了。
不是現(xiàn)在不給,而是自半年前,四國在邊疆的戰(zhàn)事接近尾聲,朝廷就不給邊疆送糧草,軍餉也被扣了下來。
他們多次上書,讓朝廷撥糧草、軍餉下來,朝廷根本不回復,無視邊疆三十萬大軍,一粒米一個銅板都不給邊疆送。上折子給朝廷,朝廷的批復永遠是,讓九皇叔回京復命,朝廷會另外派人來,接收邊疆的大軍。
可當時,四國的戰(zhàn)斗雖已至尾聲,但南越、西楚、北慶還有一戰(zhàn)之力。
九皇叔那個時候,要聽從朝廷的安排,丟下過境的一切,直接回京復命,那他們先前的努力都白費了,十幾萬人也白白犧牲了。
當然,九皇叔也不可能,把自己親手帶起來的兵,拱手相讓。
邊疆的兵馬,是九皇叔一手帶出來的,他們只認九皇叔,不認朝廷,皇上早就對此不滿了。
皇上也從來沒有掩飾過,他對九皇叔的不滿,他容不下九皇叔。
一旦九皇叔把兵權(quán)交出去,九皇叔也就沒命了,跟著他的人也不會好下場。
于公于私,這兵權(quán)九皇叔都不能交。
為了取得戰(zhàn)爭的最后勝利,也為了自己與手下人的身家性命。九皇叔沒有回京復命,而是自己想辦法籌集糧草與軍餉,硬生生扛了半年,扛到他們把南越、西楚與北慶全打趴下了。
他們?nèi)〉昧藙倮瑢⒛显?、西楚與北慶三國的聯(lián)軍打了回去,守住了邊疆,也為死在戰(zhàn)場的十幾萬袍澤報仇了,可是……
九皇叔的家底,也因這一場戰(zhàn)斗,徹底打空了。
撐了半年,九皇叔再籌集不到糧草了。
戰(zhàn)爭一結(jié)束,那些糧商就不約而同地,拒絕與他們交易。
他們試著變換身份,可那些人同樣拒絕,說是上面發(fā)了話,不允許進行大量買賣糧食,尤其不能往邊疆送糧,抓到了滅九族。
那些糧商沒有說,上面的人是誰,但能滅人九族的,能有誰呢。
當初,九皇叔為了邊疆三十萬兵馬,為了自己的身家性命,選擇不理會朝廷的命令,硬扛了半年。
現(xiàn)在,九皇叔為了邊疆三十萬兵馬,不被活活餓死,選擇妥協(xié)了,接受朝廷在軍中安排監(jiān)軍。
可是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