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概半個時辰后。
終于輪到妙月登場。
白藤色底衣,韻味中透著一股清寒,搭配淺云色紗衣罩體,肩腿腹足的白皙嫩膚若隱若現(xiàn),氣質(zhì)清冷猶如月宮仙子那般出塵。
除她以外,四位伴舞均是冷色衣衫,仙氣飄飄。
教坊司半老徐娘的儀正官用夾子音開始報幕。
“百花樓的妙月姑娘,今日所唱之詞名曰;清平調(diào),明月幾時有?!?/p>
“喜歡妙月的貴客準備好彩銀,說不定這蓮花坊的花魁之名,就要落到妙月身上咯?!?/p>
其實這句話她一連說了七次,看臺上的人耳朵都聽出繭子來了。
隨著四人伴舞,一人撫琴一人吹簫,妙月身姿優(yōu)美輕輕抬臂,手臂紗衣順勢滑落肩頭,她以手拈花自手腕輕緩滑至前胸。
僅此一個動作就讓看臺上不少人陷入瘋狂,紛紛開始打賞銀子。
隨著蓮步輕移,舞姿妖嬈,妙月脆嫩中略帶冷清的唱腔響徹全場。
“明月幾時有,把酒問青天?!?/p>
“不知天上宮闕,今夕是何年?”
“我欲乘風歸去,又恐瓊樓玉宇,高處不勝寒?!?/p>
天后菲婉轉(zhuǎn)的唱調(diào)一經(jīng)開口,全場鴉雀無聲。
一些懂行的文人此刻已經(jīng)沉下心來靜靜聆聽。
中年儒士陸鳴淵眼中迸射出精光異彩,贊嘆聲不由脫口而出:“好詞,好曲。”
相同看臺的年輕男女也都面露欣喜之色。
這年代好詩詞正如現(xiàn)代社會的好歌曲那樣,聽一遍覺得詞好曲好,就有種挖到寶藏的感覺。
洛家是五門氏族之首,可謂桃李滿天下,對于儒學的傳承無比深厚,對文字的敏感度,相較于其他文儒也強上許多。
洛避塵與洛玉宓這對兄妹,只聽了一半,就有了這首詞會流傳千古的感覺。
“的確好詞好曲,不知出自長安哪位大儒之手?”
“如此鴻儒,當去拜訪?!?/p>
蘇玉嬋嫣然一笑:“陸先生,洛公子,想知道這詞曲出自何人之手,不如等花魁大會結(jié)束,前去百花樓探知即可?!?/p>
陸鳴淵頗為激動道:“能做出如此驚才絕艷詩詞之人,必是文冠長安的大儒,應(yīng)當去拜訪?!?/p>
隔壁的魏冉聞言淡淡一笑,并沒有出去裝這個逼。
他像是看待自己的女兒一樣……欣賞著妙月將詞曲唱完。
“人有悲歡離合,月有陰晴圓缺,此事古難全?!?/p>
“但愿人長久,千里共嬋娟?!?/p>
隨著妙月一曲終了,她滿懷期待的望著看臺上眾人的反應(yīng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