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隆基和楊玉環(huán),以及眾多王公大臣、皇子皇孫,還被李瑄囚禁在長安西的咸陽城中。
李瑄留下一千天策衛(wèi)輕騎,由羅興統(tǒng)帥看護。
李瑄要旗開得勝,以戰(zhàn)勝進攻長安的叛軍的名義,進入長安城。
不負他清君側,剿滅安祿山叛亂之名。
“李帥,叛軍果然粗心大意,以為豐安城內是烏合之眾,不敢進攻他?!?/p>
一個時辰后,王難得從城墻上下來,向李瑄說道。
王難得被李隆基召回長安以后,擔任閑職。
他身上有著李瑄的印記,所以不會再被重用。
在李隆基逃離長安的時候,沒有通知王難得跟隨。
所以李瑄讓崔光遠放王難得出長安,聽候他的宣調。
王難得本就對李瑄敬若神明,加上對朝廷的失望,以及自己前途的考慮,他沒有過多猶豫,愿意聽從李瑄任何命令。
“今夜丑時八刻,王將軍率領五百鐵騎,從西門出,迂回至叛軍后方,打亂他們的陣形,隨意殲殺!”
李瑄點頭,向王難得吩咐道。
“遵命!”
王難得領命道。
“裴將軍,薛將軍,你們各率一千輕騎,分別從北門和南門出,趁夜色持橫刀攻擊他們的兩翼?!?/p>
李瑄又向大舅子裴冕和薛錯安排道。
“遵命!”
裴冕和薛錯領命。
李瑄自己率領剩下的五百鐵騎和一千張小敬率領的飛龍禁軍,直接從東門出,沖擊叛軍正面。
丑時,是叛軍最困倦的時候,巡邏士兵以為后半夜即將過去,會放松警惕。
李瑄在兵力上有劣勢,即便他麾下是西域大軍中精挑細選的天策衛(wèi),個個以一當十。但為避免過多死傷,不能硬拼,只能采取計謀。
一千鐵騎,兩千輕騎,再加上一千飛龍禁軍騎兵打輔助足矣。
龍武軍的步兵不需要參戰(zhàn),只待勝利后打掃戰(zhàn)場。
唐軍士卒吃飽喝足后,暫且休息一番,養(yǎng)精蓄銳。
子時以后,士卒被全部叫醒,開始準備。